道德经 第二十二章 (夫唯不争)
at 4年前 ca 道德经王弼苏辙注 pv 1589 by 名著
曲则全,枉则直;洼则盈,弊则新;少则得,多则惑,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
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
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古之所谓“曲则全”者,岂虚言哉?
诚全而归之。
王弼:
不自见,则其明全也。 不自是,则其是彰也。 不自伐,则其功有也。 不自矜,则其德长也。
自然之道,亦犹树也。转多转远其根,转少转得其本。多则远其真,故曰惑也;少则得其本,故曰得也。
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 一,少之极也。式,犹则之也。
苏辙:
聖人動必循理,理之所在,或直或曲,要於通而已。通故與物不迕,不迕故全也。
直而非理,則非直也。循理雖枉,而天下之至直也。
衆之所歸者,下也,雖欲不盈,不可得矣。
昭昭察察,非道也。悶悶,若將弊矣,而日新之所自出也。
道一而已,得一則無不得矣。
多則惑矣。多學而無以一之,則惑矣。
抱一者,復性者也。蓋曲則全,枉則直,窪則盈,弊則新,少則得,皆抱一之餘也,故以抱一終之。
目不自見,故能見物;鏡不自照,故能照物。如使自見自照,則自為之不暇,而何暇及物哉。
世以直為是,以曲為非,將循理而行於世,則有不免於曲者矣,故終篇復言之曰:此豈虛言哉,誠全而歸之。夫所謂全者,非獨全身也,內以全身,外以全物,物我兼全,而歸復於性,則其為直也大矣。
相关句:1、企者不立,跨者不行。2、其于道也,曰:“余食赘行”,故有道者不处。3、“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。不言之教,无为之益,天下希及之。”
“默而成之,不言而信,存乎德行。”“苟正其身矣,于从政乎何有?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”(《论语》)
已有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