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经 第五十八章 (其政闷闷)
at 4年前 ca 道德经王弼苏辙注 pv 1700 by 名著
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;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
祸兮,福之所倚,福兮,祸之所伏。
孰知其极?
其无正也。
正复为奇,善复为妖。
人之迷,其日固久。
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
闷闷:宽厚。缺缺:狡黠。 正,标准、确定。妖,邪恶。刿,割伤。
王弼:
言善治政者,无形无名,无事无政可举,闷闷然卒至于大治,故曰其政闷闷也。其民无所争竞,宽大淳淳,故曰其民淳淳也。
言善治政者,无形无名,无事无政可举,闷闷然卒至于大治,故曰其政闷闷也。其民无所争竞,宽大淳淳,故曰其民淳淳也。
立刑名,明赏罚,以检奸伪,故曰其政察察也。殊类分析,民奸争竞,故曰其民缺缺。
言谁知善治之极乎, 无可正举,无可形名,闷闷然而天下大化,是其极也。正复为奇,以正治国,则便复以奇用兵矣,故曰正复为奇。
善复为妖, 立善以和物,则便复有妖之患也。
人之迷,其日固久。
言人之迷惑失道固久矣,不可便正善治以责。
言人之迷惑失道固久矣,不可便正善治以责。
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
以方导物,令去其邪,不以方割物。所谓大方无隅。
以方导物,令去其邪,不以方割物。所谓大方无隅。
廉,清廉也。刿,伤也。以清廉清民,令去其污,不以清廉刿伤于物也。
直而不肆, 以直导物,令去其僻,而不以直激拂于物也,所谓直若屈也。
以光鉴其所以迷,不以光照求其隐匿也,所谓明道若昧也。此皆崇本以息末,不攻而使复之也。
苏辙:
天地之大,世俗之见有所眩而不知也。盖福倚于祸,祸伏于福,譬如昼夜寒暑之相代。正之为奇,善之为妖,譬如老稚生死之相继,未始有止,而迷者不知也。夫惟圣人出于万物之表,而览其终始,得其大全,而遗其小察,视之闷闷,若无所明而其民淳淳,各全其性矣。若夫世人不知道之全体,以耳目之所知为至矣。彼方且自以为福,而不知祸之伏于其后;方且自以为善,而不知妖之起于其中。区区以察为明,至于察甚,伤物而不悟其非也,可不哀哉。
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
知小察之不能尽物,是以虽能方能廉,能直能光,而不用其能,恐其陷于一偏而不反也,此则世俗所谓闷闷也。
苏辙:
天地之大,世俗之见有所眩而不知也。盖福倚于祸,祸伏于福,譬如昼夜寒暑之相代。正之为奇,善之为妖,譬如老稚生死之相继,未始有止,而迷者不知也。夫惟圣人出于万物之表,而览其终始,得其大全,而遗其小察,视之闷闷,若无所明而其民淳淳,各全其性矣。若夫世人不知道之全体,以耳目之所知为至矣。彼方且自以为福,而不知祸之伏于其后;方且自以为善,而不知妖之起于其中。区区以察为明,至于察甚,伤物而不悟其非也,可不哀哉。
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
知小察之不能尽物,是以虽能方能廉,能直能光,而不用其能,恐其陷于一偏而不反也,此则世俗所谓闷闷也。
已有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