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经 第六十七章 (我有三宝)

at 4年前  ca 道德经王弼苏辙注  pv 1915  by 名著  

天下皆谓我道大,似不肖。
夫唯大,故似不肖。
若肖,久矣其细也夫!
我有三宝,持而宝之。
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
慈故能勇;俭故能广;不敢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长。
今舍慈且勇;舍俭且广;舍后且先,则死矣。
夫慈,以战则胜,以守则固。
天将救之,以慈卫之。

肖:相似。器长:万物的首长。


王弼注道德经:

久矣其细,犹曰其细久矣。肖则失其所以为大矣,故夫曰:若肖,久矣其细也。
夫慈,以陈则胜,以守则固,故能勇也。
俭故能广, 节俭爱费,天下不匮,故能广也。
不敢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长。
唯后外其身,为物所归,然后乃能立成器,为天下利,为物之长也。
今舍慈且勇, 且犹取也。
而不避于难,故正也。
 
苏辙老子解: 
夫道矿然无形,颓然无名,充遍万物,而与物无一相似,此其所以为大也。若似于物,则亦一物矣,而何足大哉?
道以不似物为大,故其运而为德则亦闷然,以钝为利,以退为进,不合于世俗。今夫世俗贵勇敢,尚广大,夸进锐,而吾之所宝,则慈忍、俭约、廉退。此三者,皆世之所谓不肖者也。
世以勇决为贤,而以慈忍为不及,不知勇决之易挫,而慈忍之不可胜,其终必至于勇也。
世以广大盖物,而以俭约为陋,不知广大之易穷,而俭约之易足,其终必至于广也。
世以进锐为能,而以不敢先为耻,不知进锐之多恶于人,而不敢先之乐推于世,其终卒为器长也。盖朴散而为器,圣人用之则为官长。自朴成器,始有属有长矣。
勇、广、先三者,人之所共疾也。为众所疾,故常近于死。
以慈御物,物之爱之如己父母,虽为之效死而不辞,故可以战,可以守。天之将救是人也,则开其心志,使之无所不慈,无所不慈,则物皆为之卫矣。

名家解读:

韩非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爱子者慈于子,重生者慈于身,贵功者慈于事。慈母之于弱子也,务致其福,则事除其祸;事除其祸,则思虑熟;思虑熟,则得事理;得事理,则必成功;必成功,则其行之也不疑;不疑之谓勇。圣人之于万事也,尽如慈母之为弱子虑也,故见必行之道,则明,其从事亦不疑;不疑之谓勇。不疑生于慈,故曰:“慈,故能勇。

周公曰:“冬日之闭冻也不固,则春夏之长草木也不茂。”天地不能常侈常费,而况于人乎?故万物必有盛衰,万事必有弛张,国家必有文武,官治必有赏罚。是以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,圣人爱宝其神则精盛,人君重战其卒则民众,民众则国广。是以举之曰:“俭,故能广。”  

凡物之有形者,易裁也,易割也。何以论之?有形则有短长,有短长则有小大,有小大则有方圆,有方圆则有坚脆,有坚脆则有轻重,有轻重则有白黑。短长、大小、方圆、坚脆、轻重、白黑之谓理。理定而物易割也。故议于大庭而后言则立,权议之士知之矣。故欲成方圆而随其规矩,则万事之功形矣。而万物莫不有规矩,议言之士,计会【合】规矩也。圣人尽随于万物之规矩,故曰“不敢为天下先。”不敢为天下先,则事无不事,功无不功,而议必盖世,欲无处大官,其可得乎?处大官之谓为成事长。是以故曰:“不敢为天下先,故能为成事长。 


已有0条评论
外国经典网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如果侵犯您的权益 ,请与我们联系,邮箱:wyzwylb@qq.com
皖ICP备2021015637号-1

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510号

Powered By Z-BlogPHP 1.7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