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经 第二十章 (婴儿未孩)

at 4年前  ca 道德经王弼苏辙注  pv 3782  by 名著  

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
善之与恶,相去何若?
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
荒兮,其未央哉!
众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春登台。
我独泊兮,其未兆,如婴儿之未孩;傫傫兮,若无所归!
众人皆有余,而我独若遗。
我愚人之心也哉!
沌沌兮!
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;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
澹兮,其若海,飂兮,若无止。
众人皆有以,而我独顽似鄙。
我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

熙熙:1、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众庶熙熙,施及夭胎;羣生啿啿,唯春之祺。” 颜师古注:“熙熙,和乐貌也。”2、广大貌。唐·卢纶《秋幕中夜独坐》诗:“熙熙造化功,穆穆唐尧 年。”3、热闹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
太牢:牛羊豕三牲具备谓之太牢,古时最隆之祭礼。



王弼:

下篇为学者日益,为道者日损,然则学求益所能而进其智者也。若将无欲而足,何求於益?不知而中,何求於进?夫鸾雀有匹,鸠鸽有仇,寒乡之民,必知旃裘,自然已足,益之则忧。故续凫之足,何异截鹤之胫;畏誉而进,何异畏刑。唯阿美恶,相去何若。故人之所畏,吾亦畏焉,未敢恃之以为用也。
 【旃裘zhān qiú 即“毡”。毛制的衣服。】  
荒兮其未央哉。
叹与俗相返之远也。
众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春登台。 众人迷於美进,惑於荣利,欲进心竞,故熙熙若享太牢,如春登台也。
我独泊兮其未兆,如婴儿之未孩, 言我廓然无形之可名,无兆之可举,如婴儿之未能孩也。
俭俭兮若无所归。 若无所宅。
众人皆有余,而我独若遗。 众人无不有怀有志,盈溢胸心,故曰皆有余也。我独廓然,无为无欲,若遗失之也。
我愚人之心也哉, 绝愚之人心无所别析,意无所好欲。犹然其情不可睹,我颓然若此也。
沌沌兮。 无所别析,不可为明。

飂兮若无止。 无所系絷。

众人皆有以, 以,用也,皆欲有所施用也。
而我独顽似鄙。 无所欲为,闷闷昏昏,若无所识,故曰顽且鄙也。
我独异於人,而贵食母。食母,生之本也。人者皆弃生民之本,贵末饰之华,故曰我独欲异於人。  

 

 

 

苏辙《老子解》

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,不知性命之正,而以學求益,增其所未聞,積之不已,而無以一之,則以圓害方,以直害曲,其中紛然,不勝其憂矣。患夫學者之至此也,故日絕學無憂。若夫聖人未嘗不學,而以道為主,不學而不少,多學而不亂,廓然無憂,而安用絕學耶?

學者溺於所聞而無以一之,則唯之為恭,阿之為慢,不可同日言矣,而況夫善惡之相反乎?夫唯聖人知萬物同出於性,而皆成於妄,如畫馬牛,如刻虎彘,皆非其實,湣焉無是非同異之辨,孰知其相去幾何哉?苟知此矣,則萬物並育而不相害,道並行而不相悖,無足怪矣。

聖人均彼我,一同異,其心無所復留,然豈以是忽遺世法,犯分亂理而不顧哉?人之所畏,吾亦畏之;人之所為,吾亦為之。雖列於君臣父子之間,行於禮樂刑政之域,而天下不知其異也。其所以不撄於物者,其心而已。

荒兮其未央哉。人皆徇其所知,故介然不出畦畛。聖人兼涉有無,無入而不可,則荒兮其未可央也。

 【介然:坚正不移;坚定不动摇。畦畛(拼音:qí zhěn)词语解释为:(1).田间的界道。(2).界限;隔阂。

人各溺於所好,其美如享太牢,其樂如春登臺,囂然從之,而不知其非。唯聖人深究其妄,遇之泊然不動,如嬰兒之未能孩也。 

乘萬物之理而不自私,故若無所歸。 

衆人守其所知,各自以為有餘。聖人包舉萬物而不主於一,超然其若遺也。 

純純,若愚而非愚也。

俗人昭昭,我獨若昏;俗人察察,我獨悶悶。世俗以分別為智,聖人知群妄之不足辨也,故其外若昏,其中若悶。

忽若海,寂若無所止。忽焉若海,不見其津涯也。漂然无定,不見其所止宿也。。

衆人皆有以,我獨頑似鄙,人各有能,故世皆得而用之。聖人才全德備,若無所施,故疑於頑鄙。 

 道者,萬物之母。衆人徇物忘道,而聖人脫遺萬物,以道為宗,譬如嬰兒無所雜食,食於母而已。


已有0条评论
外国经典网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如果侵犯您的权益 ,请与我们联系,邮箱:wyzwylb@qq.com
皖ICP备2021015637号-1

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510号

Powered By Z-BlogPHP 1.7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