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经 第五十七章 (以无事取天下)
at 4年前 ca 道德经王弼苏辙注 pv 1396 by 名著
以正治国,以奇用兵,以无事取天下。
吾何以知其然哉?
天下多忌讳,而民弥贫;民多利器,国家滋昏;人多技巧,奇物滋起;法令滋彰,盗贼多有。
故圣人云:我无为,而民自化;我好静,而民自正;我无事,而民自富;我无欲,而民自朴。
王弼:
以道治国则国平,以正治国则奇兵起也。以无事则能取天下也。上章云,其取天下者,常以无事。及其有事,又不足以取天下也。故以正治国,则不足以取天下,而以奇用兵也。
夫以道治国, 崇本以息末,以正治国,立辟以攻末。本不立而末浅,民无所及,故必至於以奇用兵也。
民多智慧则巧伪生,巧伪生则邪事起。
利器,凡所以利己之器也。民强则国家弱。立正欲以息邪,而奇兵用。多忌讳欲以耻贫,而民弥贫。利器欲以强国者也,而国愈昏。多皆舍本以治末,故以致此也。
上之所欲,民从之速也。我之所欲唯无欲,而民亦无欲而自朴也。此四者,崇本以息末也。
苏辙:
古之圣人柔远能迩,无意于用兵,唯不得已,然后有征伐之事。故以治国为正,以用兵为奇。虽然,此亦未足以取天下。天下神器,不可为也,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,唯体道者廓然无事,虽不取天下而天下归之矣。
人主多忌讳,下情不上达,则民贫而无告矣。
利器,权谋也。明君在上,常使民无知无欲。民多权谋,则其上眩而昏矣。
人不务本业而趋末技,则非常无益之物作矣。
患人之诈伪,而多为法令以胜之,民无所措手足,则日入于盗贼矣。
已有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