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经 第七十章 (知我者希)
at 4年前 ca 道德经王弼苏辙注 pv 1560 by 名著
吾言甚易知,甚易行。
天下莫能知,莫能行。
言有宗,事有君。
夫唯无知,是以不我知。
知我者希,则我者贵。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。
王弼注道德经:
可不出户窥牖而知,故曰甚易知也。无为而成,故曰甚易行也。或于躁欲,故曰莫之能知也。迷于荣利,故曰莫之能行也。
宗,万物之宗也。君,万物之主也。
夫唯无知,是以不我知。
以其言有宗、事有君之故,故有知之人不得不知之也。
以其言有宗、事有君之故,故有知之人不得不知之也。
唯深,故知之者希也。知我益希,我亦无匹,故曰知我者希,则我者贵也。
是以圣人被褐怀玉。
被褐者,同其尘。怀玉者,宝其真也。圣人之所以难知,以其同尘而不殊,怀玉而不渝,故难知而为贵也。
苏辙老子解:
道之大,复性而足。而性之妙,见于起居饮食之间耳。圣人指此以示人,岂不易知乎?人能体此以应物,岂不易行乎?然世常患日用而不知,知且不能,而况行之乎?
言有宗,事有君。夫惟无知,是以不我知。
言者,道之筌也。事者,道之迹也。使道可以言尽,则听言而足矣;可以事见,则考事而足矣。惟言不能尽,事不能见,非舍言而求其宗,遗事而求其君,不可得也。盖古之圣人,无思无为,而有漠然不自知者存焉,此则思虑之所不及,是以终莫吾知也。
衆人之所能知,亦不足贵矣。
被褐者,同其尘。怀玉者,宝其真也。圣人之所以难知,以其同尘而不殊,怀玉而不渝,故难知而为贵也。
苏辙老子解:
道之大,复性而足。而性之妙,见于起居饮食之间耳。圣人指此以示人,岂不易知乎?人能体此以应物,岂不易行乎?然世常患日用而不知,知且不能,而况行之乎?
言有宗,事有君。夫惟无知,是以不我知。
言者,道之筌也。事者,道之迹也。使道可以言尽,则听言而足矣;可以事见,则考事而足矣。惟言不能尽,事不能见,非舍言而求其宗,遗事而求其君,不可得也。盖古之圣人,无思无为,而有漠然不自知者存焉,此则思虑之所不及,是以终莫吾知也。
衆人之所能知,亦不足贵矣。
是以圣人被褐怀玉。
圣人外与人同,而中独异耳。
圣人外与人同,而中独异耳。
筌:竹器。
相关名人名言:
白公问于孔子曰:“人可以微言?”孔子不应。白公曰:“若以石投水中何如?”曰:“吴越之善没者能取之矣。”曰:“若以水投水,何如?”孔子曰:“菑渑之水合,易牙尝而知之。”白公曰:“然则人固不可与微言乎?”孔子曰:“何谓不可!谁知言之谓者乎!夫知言之谓者,不以言言也。争鱼者濡,逐兽者趋,非乐之也。故至言去言,至为无为。夫浅知之所争者,未矣!”白公不得也,故死于浴室。故老子曰:“言有宗,事有君。夫唯无知,是以不吾知也。”白公之谓也。
已有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