额手称庆和弹冠相庆的区别
at 4年前 ca 汉语词汇运用 pv 17361 by 名著
词汇运用题
打开书本,一股久违了的墨香扑面而来,摩挲纸张,淡淡的凹凸感非常舒服。味觉、视觉、触觉顿时都活泛起来,连脑细胞也显得格外活跃。读累了,就闭眼歇一歇,顺便回味刚读过的情节,思考作者的________; 看到精彩的描写和精辟的议论,就反复重读、吟咏再三,读到妙处更是________。
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:
A.春秋笔法 弹冠相庆
B.言外之意 低头折节
C.弦外之音 额手称庆
D.微言大义 击节赞叹
解析
A项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或升了官,他的同伙因此将得到援引,有官可做,也互相祝贺。后用来形容坏人得意。含贬义;B项低头折节指丧失气节,屈服于他人;C项额手称庆指把手放在额头上,表示感到庆幸。而D项击节赞叹形容对别人作品的赞赏,符合语境。答案锁定D 选项。
第二步,验证第一空。“微言大义”指含蓄微妙的言语,精深切要的义理,符合语境。
因此,选择 D 选项。
额手称庆出自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十七回:“文公至绛,国人无不额手称庆。百官朝贺,自不必说。”
宋朝时期,司马光因著《资治通鉴》而名垂青史。他成为翰林学士,与王安石是好朋友,但不支持王安石变法,只好辞职去洛阳著书。宋哲宗即位后,司马光回京任尚书左仆射,人们额手称庆。司马光上任后马上废除新法。
弹冠相庆出自苏洵《管仲论》:“一日无仲,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。”
春秋齐桓公有三个近臣,均是用卑鄙的手段讨悦取宠的,一是竖刁,自宫入内,二是易牙,烹子媚君,三是卫开方,弃亲求荣,他们相互勾结祸乱齐国,后来齐桓公重用管仲为相,这三子(宋苏洵称之)无以施其伎俩。管仲一死,这三子高兴得不可耐,马上各自回家取出旧宠帽来,弹灰跳跃,相互庆贺,准备卷土重来。三人得势入宫廷,终将齐桓公筑高墙围之,将其饿死。此语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,他的同伴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。多指坏人得势,互相庆祝。贬义词。
相关名人名言: 他“额手称庆”,实在高兴得太快了。这是不懂命理:中国人生成是苦命的。——鲁迅《伪自由书·“有名无实”的反驳》
吉与贡禹为友,世称‘王阳在位,贡禹弹冠。——《汉书·王吉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