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景帝上【景帝改笞刑,申屠嘉疾晁错,梁孝王有宠】
at 4年前 ca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 pv 1646 by 名著
孝景皇帝上〔荀悦曰:讳"启"之字曰"开"。文帝长子也。应劭曰:礼諡法:布义行刚曰景。〕
元年(乙酉,公元前一五六年)
①冬,十月,丞相嘉等奏:"功莫大于高皇帝,德莫盛于孝文皇帝。高皇帝庙,宜为帝者太祖之庙;孝文皇帝庙,宜为帝者太宗之庙。天子宜世世献祖宗之庙,郡国诸侯宜各为孝文皇帝立太宗之庙。"〔应劭曰:始取天下者曰祖,高帝称高祖是也。始治天下者曰宗,文帝称太宗是也。师古曰:应说非也。祖,始也,始受命也。宗,尊也,有德可尊。贡父曰:颜说非也。始受命称太祖耳;有功亦称祖,商祖甲是也。〕制曰:"可。"
②夏,四月,乙卯,赦天下。
③遣御史大夫青至代下与匈奴和亲。〔开封侯陶青,高祖功臣陶舍之子。〕
④五月,复收民田半租,〔文帝十二年,赐民田租之半;次年,尽除田之租税;今复收半租。〕三十而税一。
⑤初,文帝除肉刑,〔事见文帝十三年。〕外有轻刑之名,内实杀人;斩右止者又当死;斩左止者笞五百,当劓者笞三百,率多死。是岁,下诏曰:"加笞与重罪无异;〔孟康曰:重罪,谓死刑。〕幸而不死,不可为人。〔师古曰:谓不能自起居也。〕其定律:笞五百曰三百,笞三百曰二百。"
【笞刑,始于战国时期,是古代“五刑”之一,是以竹、木板责打犯人背部、臀部或腿部的轻刑,针对轻微犯罪而设,或作为减刑后的刑罚。汉景帝时期的《棰律》规定了刑具规格,受刑部位,同时在实刑时中途不得换人,彻底固定下笞刑的刑具是竹板和长度厚度。这个是古代刑制改革的要点之一】
⑥以太中大夫周仁为郎中令,张欧为廷尉,楚元王子平陆侯礼为宗正,中大夫晁错为左内史。仁始为太子舍人,〔内史掌治京邑,武帝建元六年始分左、右内史。疑"左"字衍。续汉志:太子舍人更直宿卫,如三署郎中。鼌,音朝,直遥翻。〕以廉谨得幸。张欧亦事帝于太子宫,虽治刑名家,为人长者;帝由是重之,用为九卿。欧为吏未尝言按人,专以诚长者处官;官属以为长者,亦不敢大欺。
二年(丙戌,公元前一五五年)
①冬,十二月,有星孛于西南。
②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傅。〔师古曰:旧制二十三而传;今此二十,更为异制也。傅,读曰附。〕
③春,三月,甲寅,立皇子德为河间王,阏为临江王,余为淮阳王,非为汝南王,彭祖为广川王,发为长沙王。
④夏,四月,壬午,太皇太后薄氏崩。〔薄太皇,文帝母也。〕
⑤六月,丞相申屠嘉薨。时内史晁错数请间言事,辄听,宠幸倾九卿,〔汉正卿九,奉常、郎中令、卫尉、太仆、廷尉、典客、宗正、治粟内史、少府是也。〕法令多所更定。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,疾错。错为内史,东出不便,更穿一门南出。南出者,太上皇庙堧垣【ruán yuán】也。〔服虔曰:堧垣,宫外垣余地也。师古曰:内垣之外余地也。〕嘉闻错穿宗庙垣,为奏,请诛错。客有语错,错恐,夜入宫上谒,自归上。至朝,嘉请诛内史错。上曰:"错所穿非真庙垣,乃外堧垣,故冗官居其中;〔师古曰:冗,谓散辈也,如今之散官。〕且又我使为之,错无罪。"丞相嘉谢。罢朝,嘉谓长史曰:"吾悔不先斩错乃请之,为错所卖。"至舍,因欧血而死。错以此愈贵。
⑥秋,与匈奴和亲。
⑦八月,丁未,以御史大夫开封侯陶青为丞相。〔班志,开封县属河南郡。姓谱:陶,陶唐氏之后。〕丁巳,以内史晁错为御史大夫。
梁孝王以窦太后少子故,有宠,王四十余城,居天下膏腴地。赏赐不可胜道,府库金钱且百巨万,〔巨万,万万也。〕珠玉宝器多于京师。筑东苑,方三百余里,广睢阳城七十里,〔唐宋州治宋城县,即汉睢阳。〕大治宫室,为复道,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。〔如淳曰:平台在梁东北,离宫所在。师古曰:今其城东二十里所有故台基,其处宽博,俗云平台也。〕招延四方豪俊之士,如吴人枚乘、严忌,齐人羊胜、公孙诡、邹阳,蜀人司马相如之属皆从之游。〔姓谱:枚,姓也。六国有贤人枚被。严忌,本姓庄,汉书避明帝讳,改为严。羊,晋羊舌大夫之后。邹,以国为民。〕每入朝,上使使持节以乘舆驷马迎梁王于关下。既至,宠幸无比;入则侍上同辇,出则同车,射猎上林中;因上疏请留,且半岁。梁侍中、郎、谒者着籍引出入天子殿门,〔史记正义曰:籍,谓名簿也;若今通引出入门也。〕与汉宦官无异。